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

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:自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,中职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发生…

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

摘 要:自学业水平测试实施以来,中职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,并对中职教师专业技能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中职数学教学开始将重点转向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、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等方面的培养,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在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,中职数学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目标、转变教学方法,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。文章结合中职数学特征和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,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教学方法,供广大中职数学教师借鉴与参考。

关键词:中职数学;课堂教学;学业水平测试;对策

中图分类号:G633.6 文献标识码:A 收稿日期:2020-03-23 文章编号:1674-120X(2020)25-0077-02

学业水平测试既为了促进中职教学改革,又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性指标,关系到中职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,还为了有效提升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中职教学质量。中职数学具有知识体系复杂、较抽象等特征,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毕业,必须对教学策略进行适当的选择和改革,这样才能满足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并实现中职教学目标,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人才。[1]

一、实施学业水平测试对中职数学教学的要求

在传统教育理念背景下,专业课是大部分中职学校教学的重点,认为专业课的成绩占比高于公共基础课,只有专业课成绩理想,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。在这种教育思维模式下,大部分学生认为公共基础课不是学习的重点,不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,导致在数学课堂上,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,课堂纪律混乱,既影响到学习成绩,还影响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。随着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,传统的学习思维模式逐渐被抛弃,公共基础课的地位明显提升,特别是数学和政治,成为中职学生学习的重点。学业水平测试并不只是为了考查学生的专业课水平,更是为了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础知识。[2]在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,数学教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,丰富课堂教学内容,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,促进学生更全面地发展。

二、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提升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

(一)引进分层教学,优化教学方式

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农村,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导致中职生的学习能力较差,且基础知识薄弱,特别是抽象性的学科,如数学。数学学科中蕴含着大量的概念、定理和公式,中职生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,学习能力差,对学习数学知识易出现畏惧心理,加上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不同,教师必须彻底抛弃传统“满堂灌”的教学模式,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,引进分层教学方法,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。根据学生的数学成绩,可将全班学生细分为三个层次:成绩优秀的学生为A层;成绩一般的学生为B层;成绩较差的学生为C层。

A层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牢固,接受能力强,针对这部分学生应主要采用提升策略。在满足教学大纲的基础上,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适当的提升,注重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灵活性,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,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。对A层学生而言,考查基础知识的数学题目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,所以可适当引入难度较高的逻辑思维题,其目的是强化A层学生的逻辑思维。该层学生在通过等级考试和合格考试后,可继续就读优秀大专学院。

B层学生的数学成绩一般,基础数学知识掌握得还不够牢固,除了要向其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外,还需要适当提升数学问题的难度,以此来提高B层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。例如:设=(1,-3),=(1,m),当m为何值时,①⊥;②∥?解析:该题目主要考查两个向量垂直与平行的知识,只要满足垂直和平行条件即可。以此题为例,将该题目进行迁移,转变题型。例如:①已知向量=(-1,2),=(3,m)若⊥,求m的值。②已知向量=(2,1),=(m,3),若∥,求m的值。这种题目的转化,既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,又能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,可满足学生毕业后继续升学的需求。

由于C层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比较薄弱,学习要求不高,且毕业后直接选择就业,放弃继续升学的打算,所以向该层次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即可,教学目标是让C层学生具有基本的数学能力。另外在对B层和C层学生的教学中,可鼓励该层学生列出自己的学习清单,同时制订学习计划,确保教师引导的有效性。

(二)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,提高学生的积极性

在移动设备得到普及的社会背景下,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且教学方式比较科学。该教学模式的优势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,基础知识预习、复习全部在课下完成,原本传授基础知识的课堂成为学生讨论知识的课堂,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具有促进作用,同时还能大幅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成效。例如,在“向量”知识点教学中,教师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与“向量”有关的知识点,然后完成对应的知识学习,对“向量”相关知识进行深入了解。在学生收集“向量”相关知识点时,教师可使用微信向学生发送“向量”知识点的相关视频、图片等学习资料,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,适当学习对应的内容,确保学生课下知识学习的完整性。在“向量”课堂教学中,教师先对学生课下学习“向量”相关知识的情况进行考查,检测学生对“向量”基础知识是否已经完成自主学习。然后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,将全班学生按不同层次划分为数个学习小组,每个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接近,接下来在黑板上写出与“向量”相关的问题。最后把课堂交给学生,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、交流。在小组讨论中,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,这样一来,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必定会高涨,课堂气氛也会较为活跃,从而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果。

(三)利用信息化手段,创新课堂教学方法

数学学科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,纯理论内容比较枯燥,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,还会限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。所以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,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,吸引学生的眼球,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。

例如,在“正弦函数图形性质”教学中,教师可借助电子白板,向学生全面展示函数图像,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函数图像的不同性质。比如,在展示正弦函数图像后,通过改变函数自变量,让学生详细了解函数图像是如何变化的,这样对学生全面了解正弦函数性质具有重要意义。最后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,以深化学生对函数图像知识的理解和掌握,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。

学业水平测试的实施不仅是为了改变我国中职教学状况,更是为了提高學生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水平。故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,应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,并强化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。这需要中职数学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,满足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,提高学业水平测试的通过率。

参考文献:

[1]颜宏侠.基于福建省学业水平考试下中职数学总复习的策略[J].现代职业教育,2019(26):88-89.

[2]吴健芹.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数学教学策略研究[J].考试周刊,2018(94):95.

关于作者: 绍兴E

为您推荐